每次我给弟弟转账,手机屏幕都像卡了一下。不是信号不好,是我心里有点堵。你见过那种不带手续费的家庭ATM吗?我算是被现实亲手雕成了这种机器,从初中毕业那年起,一路加班、端盘子、攒学费,钱包瘪得像被生活踩过一脚,工资还没热乎就直奔我弟的支付宝。家里那句“女孩子嘛,早点出来打工,反正将来都是别人的人”,像咒语一样,念了那么多年,没见变出个富贵命,反倒让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——还是那种没人夸一句的。
说起我弟,经济管理专业,听起来像是个职场新贵。结果毕业一年,面试没几个,游戏倒是升了不止一级。你要问为啥不出去闯?他倒不紧张,反正家里有姐在,家务事和生活费都不用愁。2024年全国毕业生破1179万,经济管理专业简历铺天盖地,企业要的不是“纸上谈兵”,而是有实操、有点狠劲的。可我弟,游戏键盘敲得飞快,简历倒是静悄悄地躺在文件夹,像个冬眠的仓鼠。
有时候我妈端着碗饭,说“你是姐姐,照顾弟弟天经地义”,我差点儿想端着饭碗去客厅做个民意调查,看看到底是谁规定姐姐就得一直掏钱。家里这套逻辑,像是旧社会的遗传病,根深蒂固。你见过谁家儿子毕业后在家打游戏还能天天有人哄着?我见过,就是我家。外头讲平等,家里讲传统,谁劝都没用。这还不算,网上一堆人说重男轻女是过去式,现实里但凡遇到分配问题,儿子永远是C位。
我试过反抗。和父母说弟弟要自己找工作,结果他们说我没良心。情感绑架玩得明明白白,每次谈钱都变成谈感情。其实我也不是铁石心肠,自己兜里没钱了照样咬牙坚持,怕的就是哪天我倒下,全家都散了。朋友劝我自私点,说这不是我的人生剧本,可我偏偏演得太认真,拿到的永远是“最佳配角”。
说到就业,不得不聊聊体育圈。姚明小时候洗球衣、打地铺、挤地铁,谁惯着?自己扛着一路走到NBA,家里没给他发过工资卡。易建联也是,少年队里自己拼,没人替他买单。体育圈的孩子,从来都是自己把苦吃完,后面才有机会吃糖。我弟这种“佛系啃老”,别说体育圈,放哪儿都得被教练赶下场。现在舆论天天聊“妈宝男”,微博热搜年年有,大家都爱看热闹,轮到自己就都装糊涂。
有时候刷到新闻,说中国近三成家庭是“姐姐撑家”,我脑袋里嗡嗡的。谁来关心这些幕后贡献者?有多少人像我一样,工资直通家用,梦想全靠边站?深夜刷手机,看到评论区一堆“我也是”,总比喝鸡汤来劲。你说家到底是避风港还是风暴中心?我都分不清了。
真要说我弟没本事?不是。他要真想赚钱,外卖、直播、电竞,路子多得是,抖音快手上那么多经济管理专业的up主,卖课的、做咨询的、带货的,人家照样能卷出头。偏偏他不愿意动,家里又心软,结果一拖再拖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青年延迟独立”,用在我弟身上,妥妥的。家庭保护壳厚得跟城墙一样,谁都打不破。
每次有人问我,你现在三十多了,打算结婚吗?我都想笑。怎么结?工资刚发就给家里,谈恋爱都要掐着点算钱,难怪我没勇气让人家见家长。成年人最奢侈的,是说“不”的权利。我现在想明白了,谁都帮不了我,除了我自己。
想起易建联小时候训练,鞋都磨破了还坚持,没人可依靠。家里没后台,自己就是全部。要我弟真有这份劲头,我做梦都能笑醒。现在他在家,等着我发工资,还能顺手给自己充个游戏会员,日子过得比我还滋润。你说他可怜吧,他还真不觉得。你说我可怜吧,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特有成就感,毕竟撑起了一个家。
其实家里最缺的不是钱,是公平。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赛道,不能让一个人一直陪跑。家这场马拉松,我跑得满头大汗,终点在哪儿我都看不见。你们说,要不要哪天我真咬咬牙,丢下这个包袱,自己冲出去?说不定,家里反而能醒一醒。
我弟以后会不会突然开窍?天知道。反正我现在学会了别把所有的钱都扔进那口无底洞。偶尔放自己一马,买个好吃的,睡个好觉,做回自己。谁还没有点梦想?也许有一天,家庭和个人能分摊点爱和责任,像篮球场上每个人都能有球权,不用永远当“蓝领工兵”。想想都觉得爽。
说到这里,评论区的朋友们,你们家是不是也有个“永动机”姐姐?有没有更离谱的家庭剧本?来,咱们组个局,看谁的故事更能让人眼前一亮。生活嘛,不就是要边吐槽边活着,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笑呢?
启运配资-配资交易软件-按月配资-配资平台哪个是实盘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