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1749字 阅读3分钟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老张今年60岁,晚上睡不着已经快半年了。刚躺下还行,一两个小时后就醒了,然后翻来覆去到天亮。去医院看了好多次,检查没啥大问题,医生说:“你这是肝血亏虚,神不藏心。”
老张一听,懵了:“不是失眠吗?怎么和‘肝血’扯上关系了?”其实,他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很多人总以为睡不好是神经衰弱、压力大,却忽略了身体内部的“根源”——肝血不足。
肝血不足,为什么让人睡不着?
中医有句话:“肝藏血,血舍魂。”意思是肝负责储藏血液,血养神,神安则眠。肝血充足,才能让大脑放松、情绪稳定,夜晚自然容易入睡。可一旦肝血亏虚,神失所养,人就容易心烦、易醒、做梦多,甚至整夜难眠。
现代医学也有解释。研究发现,长期睡眠障碍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、褪黑素分泌异常密切相关,而这些变化正与肝功能状态有关。肝主疏泄,疏泄失调,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,导致昼夜节律紊乱。
所以,失眠不仅是大脑的问题,更是肝的问题。
总是夜里醒?先看看你有没有这些表现
很多人以为自己就是“睡眠浅”,其实身体早就发出警告。以下这些症状,往往提示你可能“肝血不足”了:
睡眠浅,易惊醒,醒后难再入睡
头晕眼花,记忆力减退
面色苍白,唇色淡
心慌健忘,情绪波动大
女性月经量少,色淡
这些表现表面看是“睡不好”,其实是身体在说“我太虚了”。
4味中药,补肝养血,让你睡得更香
中医讲究“辨证施治”,针对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,重在补血养肝、宁心安神。以下4味中药,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此类失眠的辅助调理。
1.当归
被誉为“补血第一药”。当归能促进造血功能,改善血液循环,增强肝脏对血液的调节能力。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,当归有抗疲劳、抗氧化、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。
适合:气血两虚、月经不调、失眠多梦者。
2.酸枣仁
经典安神药材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早有记载:“主心腹寒热,虚烦不得眠。”酸枣仁能养心益肝、安神敛汗,对于入睡困难、夜间多梦、心悸健忘有明显作用。
现代研究发现,它含有黄酮类、皂苷等成分,能延长慢波睡眠时间,提高睡眠质量。
3.柏子仁
味甘性平,入心肾经。擅长养心安神、润肠通便。
它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,帮助放松大脑,提高睡眠深度。很多老年人肝血不足又有便秘,柏子仁正好一箭双雕。
4.女贞子
虽然知名度不高,但它是肝肾双补的佳品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能“补肝肾,强筋骨”。女贞子性寒,清补不腻,特别适合肝肾阴虚、虚火扰心导致的失眠。
现代药理也发现,女贞子有抗疲劳、抗衰老、调节免疫等功效,对慢性失眠有辅助效果。
这类人群,尤其要护肝养血
现实中,以下几类人群是“肝血不足型失眠”的高发人群,要格外留意:
中老年人:肝血本就随年龄递减,容易虚。
经常熬夜的人:熬夜伤肝,久而久之肝血亏虚。
女性体质虚弱者:尤其是产后、月经不调、贫血者。
压力大、情绪波动频繁的人:情志内伤,肝气郁结,久则化火耗血。
这些人建议从源头入手,调养肝血,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睡眠问题。
补肝血,不只是喝中药
很多人认为失眠了就吃药,其实调肝养血,是个系统工程。除了中药辅助,日常生活中的“养肝三件套”也非常关键:
饮食:多吃“红色”食物
红枣、枸杞、龙眼、胡萝卜、菠菜等,都有助于补血养肝。但注意不要盲目进补,尤其是湿热体质者,吃多反而上火。
睡眠:别熬夜,别晚睡
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活跃时间,是“养肝血”的黄金期。这段时间必须在熟睡中,肝才能完成排毒、储血功能。
情绪:稳住,别急
肝主疏泄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长期情绪压抑、郁闷不解,最伤肝血。适当运动、听音乐、晒太阳,都是释放情绪的好方式。
睡不好,不一定是“神经问题”,可能是“肝血不够”
失眠,不只是“想太多”,也不全是“年纪大”,很多时候,是身体在提醒你:该养肝血了。
肝血一足,心神自安,睡眠自然深而稳。
与其吃安眠药,不如从调肝开始。4味中药+生活调理,或许比你想象中更有效。
参考资料:
[1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.《中医药防治失眠临床指南》.2020年发布
[2] 中华中医药学会.《中医内科学》教材(第9版)
[3] 李时珍.《本草纲目》
[4] 蔡宝昌等. 酸枣仁对失眠动物模型的镇静催眠作用研究. 中国中药杂志, 2022
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!有你在,我们会更好!
启运配资-配资交易软件-按月配资-配资平台哪个是实盘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