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北海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,吴明杰凤阳中医传人,第一届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的第四代传人,从医二十年来,我始终记得恩师和邓老的教诲:“中医的根在临床,好方子要让老百姓用得上”。今天,我把传承的24则邓老验方整理出来,每则都附上临床实例与方解,希望能帮更多朋友避开求医弯路。 ✨
一、治胃、十二指肠溃疡方
组成:党参18g,白术12g,云苓15g,柴胡9g,佛手5g,乌贼骨15g,甘草5g
方解:
党参、白术像给胃壁"盖暖房",补足脾胃正气;
柴胡、佛手是"情绪调节剂",缓解肝气犯胃引起的胀痛;
乌贼骨就像"天然创可贴",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,加速愈合。
临床实例:
曾接诊一位出租车司机,常年饮食不规律,胃溃疡反复发作,反酸烧心到无法开车。用此方加乌贝散(乌贼骨85%+浙贝母15%),连服1个月后症状消失,随访三年未复发。
小贴士:嗳气反酸严重时,可嚼服生花生(每次10粒)临时缓解,再及时用药。
图片
二、治萎缩性胃炎方
组成:太子参30g,云苓12g,淮山12g,石斛12g,小环钗12g,麦芽30g,丹参12g,鳖甲30g(先煎),甘草5g,田七末3g(冲服)
方解:
太子参、淮山是"胃黏膜营养剂",尤其适合胃阴不足的老胃病;
石斛、小环钗像给胃壁"浇清泉",缓解口干、烧灼感;
丹参、田七是"胃肠疏通工",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,逆转萎缩。
临床实例:
65岁的张阿姨做胃镜查出"萎缩性胃炎伴肠化",整天担心癌变。用此方加黄芪30g,三个月后复查胃镜,肠化消失。她坚持用麦芽煮水当茶喝,至今五年胃纳如常。
图片
三、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
组成:吴茱萸13g,川连35g,太子参30g,白术15g,云苓15g,甘草5g,威灵仙15g,桔梗10g,枳壳5g
方解:
吴茱萸配黄连是"酸碱中和剂",吴茱萸温胃,黄连制酸,专治胆汁返流的口苦烧心;
威灵仙像"消化道润滑剂",能松弛幽门括约肌,减少胆汁逆流;
太子参、白术帮胃"恢复动力",避免食物滞留引发的反流。
临床实例:
一位教师因长期讲课用嗓,总觉得"嗓子眼有苦味",胃镜显示胆汁返流到食管。用此方加煅瓦楞子20g,两周后口苦消失,三个月后复查食管黏膜恢复正常。
图片
四、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
组成:太子参30g,白术15g,云苓15g,甘草5g,白芍15g,台乌12g,威灵仙15g
方解:
白芍配甘草是"平滑肌松弛剂",能缓解贲门肌肉痉挛,就像给食管"松绑";
台乌、威灵仙是"消化道推进器",促进食管蠕动,让食物顺利入胃;
太子参健脾,避免气虚导致的"动力不足"。
临床实例:
28岁的姑娘总觉得"吃馒头像吞石头",确诊贲门失弛缓症后,用此方加旋覆花10g,配合饭前喝温水冲服蜂蜜,一个月后能正常进食,避免了手术。
图片
五、治慢性结肠炎方
组成:木香(后下)5g,川连5g,柴胡10g,白芍15g,枳壳6g,甘草5g,太子参30g,白术15g,云苓15g
方解:
川连清肠道湿热,像给肠子"消毒",但苦寒伤胃,配太子参护住正气;
柴胡、白芍疏肝,因为"腹泻常与情绪有关",生气后加重的结肠炎最适合;
木香、枳壳能"调节肠动力",缓解腹痛腹胀。
临床实例:
公务员老周患结肠炎五年,一开会就腹泻。用此方加番石榴叶30g,嘱咐他每天按压太冲穴(疏肝),两个月后排便成形,半年后停药未复发。
图片
六、治泄泻方
组成:新鲜番石榴叶30片(干品15~30g)
方解:
这是邓老从民间学来的"止泻神药" 🌿,番石榴叶能涩肠而不堵邪,像给肠道"装阀门",急性肠炎、吃坏肚子都能用,煮水时加3片生姜还能防苦寒伤胃。
临床实例:
去年夏天接诊一家五口,吃了变质海鲜后集体腹泻,用干番石榴叶30g煮水,加少量盐当茶喝,半天后症状全消,比输液还快。
图片
七、治肠套叠方
组成:旋覆花5g,代赭石15g(先煎),党参9g,炙甘草5g,生姜2片,大枣3枚,法夏9g
配合疗法:
蜂蜜100ml加开水200ml,37℃时灌肠,同时用梅花针叩击腹部肿块
方解:
旋覆花、代赭石是"消化道复位剂",降气通腑,帮助套叠的肠管复位;
党参、生姜护住脾胃正气,避免脱证;
蜂蜜灌肠能润滑肠道,像给肠子"减负"。
临床实例:
3岁男孩突发腹痛呕吐,B超显示肠套叠,用此方煎服配合蜂蜜灌肠,半小时后孩子排便,腹痛缓解,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,家长感叹"中医太神奇"!
图片
八、治急性阑尾炎方
组成:生大黄15g(后下),蒲公英15g,冬瓜仁30g,桃仁12g,丹皮9g,皂角刺12g,芒硝6g(冲服)
配合疗法:
针刺阑尾穴,三黄散(黄芩、黄连、黄柏)蜂蜜调敷患处
方解:
大黄、芒硝通腑泻热,像给阑尾"排毒",减轻炎症水肿;
蒲公英、丹皮清热解毒,相当于"中药抗生素";
皂角刺、桃仁能"穿透脓腔",促进阑尾周围脓肿吸收。
临床实例:
大学生小王突发右下腹痛,确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,拒绝手术。用此方配合外敷三黄散,两天后腹痛消失,一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,至今未复发。
图片
九、治慢性阑尾炎方
组成:生大黄9g,丹皮9g,冬瓜仁30g,桃仁9g,芒硝6g
方解:
这是《金匮要略》的大黄牡丹汤,邓老改良后减轻了泻下力度,适合慢性炎症。大黄清肠,丹皮凉血,桃仁活血,像给阑尾"做保养",每月服3剂可防复发。
临床实例:
中学老师患慢性阑尾炎,每年发作2~3次,用此方每月服4剂,配合饮食忌生冷,三年未再发作,避免了反复输液。
图片
十、治慢性肝炎方
组成:党参(或太子参)15~30g,云苓15g,白术12g,甘草5g,川萆薢10g,珍珠草30g
方解:
四君子汤(党参、白术、云苓、甘草)是"肝脏保护盾",健脾即养肝,因为"肝靠脾养";
珍珠草清利肝胆湿热,像给肝脏"解毒";
川萆薢利湿而不伤阴,适合慢性肝炎长期服用。
临床实例:
50岁的乙肝患者转氨酶反复升高,用此方加桑寄生30g(养肝阴),半年后转氨酶正常,坚持服用两年,小三阳转为小二阳,病毒载量阴性。
图片
十一、治早期肝硬化方
组成:太子参30g,白术15g,楮实子12g,川萆薢10g,云苓15g,菟丝子12g,土鳖虫10g,甘草6g,丹参18g,鳖甲(醋炙)30g(先煎)
方解:
鳖甲、土鳖虫是"软肝三剑客" ⚔️,能化解肝内瘀滞,像给硬化的肝脏"松绑";
太子参、白术健脾,避免"脾虚生湿"加重腹水;
丹参活血而不出血,适合肝硬化易出血的体质。
临床实例:
渔民老陈因长期饮酒导致早期肝硬化,B超显示肝回声增粗。用此方加葛花12g(解酒毒),配合每周两次鳖甲山药汤,一年后复查B超,肝脏形态基本正常。
图片
十二、治腹水方
组成:甘草、甘遂等量(甘草煎汁浸泡甘遂,晒干为末,每服1~2g,肠溶胶囊装,清晨米粥送服)
方解:
甘遂是"逐水猛药",但有毒性,用甘草汁浸泡能减毒,就像给猛药"套缰绳"。晨起空腹服是利用胃肠空虚时快速起效,米粥送服可护胃,适合肝硬化顽固性腹水。
临床实例:
晚期肝硬化患者腹水严重,腹胀如鼓,用此方配合健脾药,服药后4小时开始排尿,3天腹水消去大半,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(注:此药攻伐力强,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)。
图片
十三、治低白蛋白症方
组成:淮山30g,苡米15g,鳖或龟约500g(煲汤或炖服,每周1~2次)
方解:
鳖和龟是"天然白蛋白制造厂" 🐢,其胶质能促进人体合成白蛋白;
淮山、苡米健脾,帮助吸收,避免"虚不受补"。
这方子比输白蛋白更持久,适合慢性肝病、肾病导致的低蛋白血症。
临床实例:
胃癌术后患者白蛋白低至25g/L,水肿明显,用此方每周炖两次,配合五苓散,一个月后白蛋白升至35g/L,水肿消退。
图片
十四、治肝吸虫方
组成:
① 党参12g,云苓12g,白术10g,扁豆12g,山药15g,郁金10g,槟榔25g,使君子10g,甘草5g
② 郁金10g,苦楝根白皮15g,榧子肉25g,槟榔25g
用法:先服①方3天健脾,再服②方5天驱虫
方解:
槟榔、使君子是"驱虫主力军",能麻痹虫体;
苦楝根白皮杀虫卵,榧子肉促排虫,相当于"地毯式清理";
先健脾是为了避免驱虫药伤正气,尤其适合儿童和老人。
临床实例:
广东地区爱吃淡水鱼生的人多,曾接诊12岁男孩,肝吸虫卵阳性,用此方两个疗程后复查转阴,嘱咐家长忌鱼生,随访三年未复发。
图片
十五、治胆道蛔虫症方(胆蛔汤)
组成:炒榧子肉15g,使君子(打)12g,槟榔12g,乌梅10g,苦楝根白皮15g
方解:
乌梅味酸,能"安蛔",让蛔虫从胆道退回肠道(蛔虫怕酸);
榧子、使君子杀蛔虫,槟榔促排出,像给蛔虫"断后路";
苦楝根白皮能麻痹虫体,避免蛔虫挣扎引发剧痛。
临床实例:
半夜接诊腹痛打滚的患者,确诊胆道蛔虫,用此方加木香10g,服药1小时后腹痛缓解,次日排便排出蛔虫,B超显示胆道内虫体消失。
图片
十六、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
组成:柴胡10g,太子参15g,金钱草30g,郁金12g,白芍15g,蒲黄6g,五灵脂6g,甘草3g
方解:
金钱草是"溶石高手" 💧,能促进胆汁分泌,冲刷结石;
郁金、蒲黄、五灵脂活血止痛,缓解胆囊痉挛;
太子参补气,避免理气药伤正气,适合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人。
临床实例:
45岁女性有胆囊多发小结石,用此方加海金沙30g,配合每天吃10颗生核桃,半年后B超显示结石消失,多年的右上腹隐痛也没了。
图片
十七、治阿米巴痢疾方
组成:鸦胆子肉20粒(滑石粉为衣,空腹吞服)
方解:
鸦胆子是"肠道杀虫冠军",尤其能杀灭阿米巴原虫,滑石粉包衣是为了避免刺激胃黏膜。邓老强调要空腹服,让药直达肠道病灶,比西药副作用小。
临床实例:
援外时曾用此方治疗阿米巴痢疾患者,服药3天脓血便消失,一周后复查大便正常,比甲硝唑更易被患者接受(注:鸦胆子有小毒,需遵医嘱)。
图片
十八、治高血压方(四型辨证)
1. 石决牡蛎汤(肝阳上亢型):
石决明30g,生牡蛎30g,白芍15g,牛膝15g,钩藤12g,莲子心3g,莲须10g
方解:石决明、牡蛎像"平肝潜阳的锚" ⚓,把上冲的火气拉下来,适合头晕头胀、面红目赤的高血压。
2. 莲椹汤(肝肾阴虚型):
莲须10g,桑椹12g,女贞子12g,旱莲草12g,淮山30g,龟板30g,牛膝15g
方解:桑椹、女贞子补肝肾阴,像给身体"补水",适合耳鸣、失眠、腰膝酸软的高血压。
3. 肝肾双补汤(阴阳两虚型):
桑寄生30g,首乌30g,川芎10g,淫羊藿10g,玉米须30g,杜仲10g,磁石30g,生龙骨30g
方解:首乌补阴,淫羊藿补阳,像给身体"充电",适合血压忽高忽低、怕冷又怕热的人。
4. 赭决九味汤(气虚痰浊型):
黄芪30g,党参15g,陈皮3g,法夏10g,云苓15g,代赭石30g,草决明30g,白术15g,甘草3g
方解:黄芪补气,法夏化痰,像给身体"清垃圾",适合头重如裹、舌苔厚腻的高血压。
临床实例:
退休教师患高血压10年,头晕沉重,用赭决九味汤加山楂30g,配合每天快走30分钟,三个月后血压稳定,可减少降压药用量。
图片
十九、治冠心病方
组成:党参18g,竹茹10g,法夏10g,云苓15g,橘红10g,枳壳6g,甘草5g,丹参18g
方解:
党参补气,像给心脏"加油";
竹茹、法夏化痰,因为"冠心病多痰瘀互结",痰浊清了,血管才通畅;
丹参活血,枳壳理气,气血同调,缓解胸闷胸痛。
临床实例:
60岁男性常于凌晨胸闷憋醒,用此方加葛根30g(扩张冠脉),配合麝香保心丸急救,两个月后夜间不再发作,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。
图片
二十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
组成:太子参30g,白术15g,云苓15g,甘草5g,桃仁10g,红花5g,五爪龙30g,鸡血藤24g,桑寄生30g
方解:
太子参配五爪龙,就像给心脏装了"助推器"💪,补心气还不燥,适合风湿性心脏病长期气虚的人;
桃仁、红花是"血管清道夫",把心脏周围瘀堵的气血打通,缓解胸闷心悸;
桑寄生不仅能强筋骨,还能除风湿,毕竟风湿性心脏病的根在"风湿",一边治心一边除根。
临床实例:
记得三年前接诊一位28岁的小学老师,风湿性心脏病导致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,稍微活动就气短。用这个方子加了10g桂枝温通心阳,让她每天用艾条灸关元穴15分钟。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,关闭不全的情况明显改善,现在带毕业班都不觉得累。
图片
二十一、治慢性心衰方
组成:花旗参10g(另炖),麦冬10g,炙甘草6g,大枣4枚,太子参30g
方解:
花旗参和太子参是"强心双子星"✨,花旗参补元气还不生火,太子参稳补脾胃,让气血有源头;
麦冬像给心脏"补水"💧,慢性心衰的人常觉得口干、心里发慌,麦冬正好缓解;
炙甘草配大枣,就是《伤寒论》里的"复脉汤"底子,能稳住跳动紊乱的心脏。
加减窍门:
手脚冰凉、怕冷的"心阳虚",加红参和熟附子,像给心脏裹了层暖衣;
盗汗、舌红的"心阴虚",加玉竹和女贞子,给心脏降降火;
腿肿厉害的,配五苓散,利水又不伤正气。
临床实例:
去年冬天收治了一位70岁的冠心病心衰患者,稍微动一下就喘得厉害,脚肿到穿不上鞋。用这个方子打底,加了15g北芪和30g玉米须,配合每天吃3颗红枣。两周后水肿消了,能自己慢慢散步。现在坚持用花旗参5g、麦冬5g泡水当茶喝,半年没再住院。
图片
二十二、治偏瘫截瘫方
组成:黄芪120~240g,赤芍15g,归尾10g,川芎10g,桃仁10g,红花5g,地龙10g,丹参24g,水蛭10g
方解:
黄芪用这么大的量,就像给气血开了"高压泵"⚡,把气虚推不动的血液送到四肢,这是邓老从"补阳还五汤"里悟出来的诀窍;
水蛭配地龙,堪称"血栓溶解剂",比普通活血药劲儿大,能打通脑血管或脊髓周围的瘀堵;
归尾、川芎是"活血导航仪",带着药力直奔偏瘫的肢体,避免活血药乱跑伤正气。
临床实例:
五年前有位50岁的中风患者,左边身子完全动不了,说话也含糊。用这个方子时,黄芪从120g慢慢加到240g,同时让家属每天帮他活动左边肢体3次,每次15分钟。三个月后能自己扶着墙走,半年后居然能自己用筷子吃饭。邓老常说:“偏瘫不是单纯吃药的事,药补加锻炼才是正道。”
图片
二十三、治咳嗽方
组成:百部10g,紫菀10g,橘络10g,浮海石10g,冬瓜仁10g,北杏10g,五爪龙20g,苏子10g,莱菔子10g,甘草5g
方解:
百部和紫菀是"止咳黄金搭档"🌟,百部杀肺里的痰虫,紫菀能把深藏的老痰咳出来,不管新咳老咳都管用;
浮海石配冬瓜仁,像给肺做"大扫除"🧹,把黏在气管上的痰化掉,尤其适合痰多又不容易咳出来的人;
苏子、莱菔子能降气,咳嗽时肚子胀、老想叹气的人,吃了就觉得胸口敞亮。
对症加减:
感冒咳嗽加桑叶10g、薄荷6g,清清爽爽把外邪赶出去;
秋天干咳无痰,加雪梨皮15g、沙参15g,给肺润润喉;
吃多了积食咳,加布渣叶15g,一边止咳一边消食。
临床实例:
去年秋天,一位出租车司机咳了两个月,说喉咙里总像有痰黏着,晚上咳得睡不着。用这个方子加了10g川贝母,让他每天用川贝炖梨当点心。一周后咳嗽减轻,三周就好了。他说以前总吃止咳糖浆,越吃痰越多,还是这个方子来得实在。
图片
二十四、治肺气肿方
组成:五爪龙30g,太子参30g,白术15g,云苓15g,甘草5g,苏子10g,莱菔子10g,白芥子10g,鹅管石30g
方解:
五爪龙和太子参是"补肺发动机"🚀,补肺气还能健脾,脾好了肺就壮(中医叫"培土生金");
苏子、莱菔子、白芥子这"三子",能把肺里堵着的气往下顺,肺气肿的人总觉得气不够用,这三味药就像给肺"松绑";
鹅管石温肺化痰,像给肺里加了"除湿器",常年咳痰清稀的人最适合。
临床实例:
有位65岁的老烟民,肺气肿十年,冬天稍冷就喘得厉害,离不开氧气瓶。用这个方子加了10g麻黄(先煎去沫)和15g百部,让他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脸(增强肺的抵抗力),慢慢把烟戒掉。半年后氧气瓶用得少了,今年冬天居然能到公园打太极。
图片
邓老常说:"中医不是慢郎中,用对了方子,效如桴鼓。"这些方子我用了三十年,每一个都经过临床验证,希望能帮到更多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运配资-配资交易软件-按月配资-配资平台哪个是实盘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